从实际出发,中国物流产业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应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信息化,最大的作用就是使企业顺利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最后在决策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第二类是在基础信息化实现以后,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企业将会开始寻求改进,利用积累下来的数据,进行流程和日常操作的优化;第三类,也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供应链管理,用来调节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
我国物流信息化目前的需求仍是以底层的基础信息化为主,在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收集的成功案例中,属于这个层次的大约占80%。奥康鞋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他们的成功之处是解决了全国成百上千个点的信息共享,非常快地把信息采集起来。这个物流系统的优化功能不是太多,但是它确实代表了绝大多数企业对信息化的基本要求。我国的物流信息化起步比较晚,在很多企业里,决策和日常运营流程,并没有形成一种制度。因此,多数企业信息化的最基本目标是建立一种机制,再通过信息系统把它固化下来,这样决策就能做到有根有据。
此外,目前有一部分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已经开始考虑优化问题。这也是来自降低成本、加快周转等经济上的压力,目的是帮助企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优化集中在几个最能产生效益的环节,比如集中库存、集中采购等局部环节。这一层次的信息系统建设进行得还很不完备,据估计,在收集到的案例中,明显含有这块功能的信息系统仅占15%左右。
同时,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我国的成功案例更少,估计不超过5%。在收集到的案例中,山东莱州粮食系统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应用信息技术,较好地实现了与农户、下游的加工单位、出口企业、农行、财政部门、农业局等多方面的联网,最主要的是解决了各方面利益的协调。这一案例的成功与软件开发人员对其业务及需求的深入了解是分不开的。据了解,实施该项目的深圳奥驰公司,到莱州蹲点了8个月,才把它的需求搞清楚,从一个外行变成了内行,真正懂得了中国的粮食是怎么流通的。现在,很多企业在采购方面已经非常理智、慎重,软件供应商应该把推销产品变成更多的增值服务,也就是帮助用户解决盈利的问题。
通过仔细分析收集到的一些案例不难看出,成功的案例或许所处的层次不同,或许能实现的功能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是适应了企业的实际需求的。
必须再提醒大家的是,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基础信息化的需求还是主流,很多企业所需要的就是快速对市场作出反应,也就是说只需要有数据,能够提高决策水平,抓住眼前的商机,就能够使经营额和销售额有大幅度的增长。至于更高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对他们来说,可能还稍显奢侈。这个层次的要求虽然很初级,但能解决很多基础问题,满足企业最迫切的需求,应该被充分重视起来。而现在多数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总是偏向于求大求全,过于追求技术的高端化,所以,往往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中国的企业要想真正实现物流的信息化,就必须紧紧抓住需求这根主线,循序渐进,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一个好汉三个帮,全程一体用智邦
全程一体,就用智邦一体化ERP
北 京 总 部:北京海淀区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C2座19-20层
广东分公司: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191号B塔7楼724室
上海分公司:上海市宝山区蕰川路516号泰德科技园A座A3-12单元
山东分公司: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泺大街2008号银荷大厦A座817室
安徽分公司: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新华国际广场C座1806
湖北分公司: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609号联合国际大厦20楼2016室
江苏分公司: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胜太东路8号同曦大厦21楼2101
重庆分公司:重庆市渝北区互联网产业园9栋阿里云创新中心8008
湖南分公司: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3栋1509室
陕西分公司: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路88号尚品国际B座705室
福建分公司:福建省福州市乌龙江大道7号高新区创新园二期19号楼1206
河南分公司: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80号绿地之窗B座1020
深圳分公司: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屋园一巷7号万联大厦305室
宁夏分公司:宁夏银川市亲水大街万达中心A座12楼1206室
400-650-8060